《论语》谈:《学而》第一

杨道还

《学而·1》

4/15/2022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孔子所讲的学,不是记问之学,而是能够应用、并需要用的学。记问之学,有个确定的答案,用英语讲,就是close-ended的学。比如说算术的加减乘除,一个问题,不管谁来答,答案是确定的,对错一看就知道。复杂一点儿的,如逻辑学,用错了逻辑,来诡辩,也是可以知道的。

有确定的答案的问题是一类,还有答案不确定的开放式的一类问题。这类问题有两种,一种是任何答案都可以,没有对错;一种是有对错,但正确的答案可能有很多种。后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半开放。半开放问题的正确答案,虽然都是正确的,但有优劣,适合不适合,上下等差别。如兵法里,走为上,不是说一定要跑掉,而是说这是最佳的。又如“取法乎上,得其中”,选择上乘的办法,因为人的能力不行,七折八扣,也会得到中。但一开始就“取法乎下”,再有能力的,也就是不折不扣的得个下而已。

所以“学而时习之”,不是把加减乘除的习题做个没完没了,也不是弄什么逻辑体操,应该会了,就丢到一边,再去学新的。把算术题做一百遍,正常情形下是小孩哭,大人乐的。

只有那些半开放的学问,才是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。这就像小孩子玩球,完全开放,毫无规则,怎么玩都可以,没意思。要有游戏规则才有意思,要有胜负。有胜负规则了,还要棋逢对手,实力相当,胜负不定,才有意思。球赛,也是如此,有了确定的结果,就没意思了。

有了学问,就如玩球、下棋等等,到了一定的水平,周围能玩到一起去的人就越来越少。学问高到了一定程度,罕能发现可以匹敌,可以惺惺相惜的人,就有了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悦乎”。偶然碰到这样的一个知音,能够对等地谈论,能互相理解,当然就愉悦,心情舒畅。

当学问或思想到了举世无人能理解的高度,“人不知”,朋友也没有了。这好像很难达到,但并非如此,很多人在某些方面,或因为某些经历,都可以有别人无法理解的深刻的个人体会,像辛弃疾那样,“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”这也算。

这个时候,就显出个人的修养了。前面讲的学和朋友,可以说,都是外在的环境。而“人不知”的时候,如何处理,完全是自己对自己的内在的修养。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这个时候,不怨天尤人,才是君子的修养。这种修养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。比如说黄巢落第,就想造反杀人,这个不是君子之行。黄巢也比不上普通人。要知道,唐朝的科举很难,“三十老明经,五十少进士”,每个人都像黄巢,有四十多岁就都去杀人放火了。

愠如蕴,愠怒是蕴藏在心里的,外面可能看不见。愠怒、嗔怒、和愤怒是层次从里往外的。如《论语·卫灵公》里,“子路愠见,曰:‘君子亦有穷乎?’”子路内在生气,外面不敢发火儿。怒有这个从内到外发出来的过程。佛家讲去嗔怒,去中间层次,金刚还可以怒目,生气加发火儿;菩萨低眉,没了火气。

修养到了君子的程度,处于庸人、士、君子、贤人、圣人序列的中间,就愠怒也没有,不理解,就算了,不求人理解。有人认为这很难达到,其实不然——君子都难做到,贤人怎么办?孔子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,“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哪里有时间愠怒?

佛教将嗔怒的火气化去,以慈悲心化人,不管是不知、不理解、反对的人,都要去度化他。

儒家却以之为激励,不因为别人不知、不理解、反对,而改变自己的气节。儒家讲,知其不可而为之。孟子说,“能者从之。”那么不能者,儒家也不强求他们做什么,这是有来学,无往教的根本原因。

道家与儒家不同。庄子,“以天下沉浊,不可与庄语。”(《庄子·天下》)即,庄子认为,跟天下人说正经的,行不通。庄子也看不上,知其不可而为之、匍匐而救(《韩诗外传》)之的孔孟。原因很简单,庄子是贤人,比君子还要往上一层。

庄子也面临“人不知”的问题,他给出的解法是,“外无正而不行”,有人肯听,就讲一点儿;没有人听,就追求内在的自我精神的发展。儒家还有股劲、韧性,庄子却将其完全化掉了,超脱于人世之外,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,而不敖倪于万物,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。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,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。”

从庄子在往上走一步,就到了圣人,内圣外王,又回到人间。但这时已经是心在世外,行于世间。与君子是大大不同的。

《学而·2》

4/15/2022

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

翻案笑话

杨道还 4/13/2022

1.

从前有个人,临终的时候叫来三个儿子,给他们一双筷子,说,折转它们。大儿子接过,一下子就折断了。他又拿出一捆筷子,这回没有哪个儿子能折断。他说,看,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要相亲相爱,才会有力量。

后来,有个人,临终的时候叫来三个儿子,给他们一双筷子。还没等他开口,大儿子接过,一下子就把它们折断了,说,快点儿,我们都很忙,把一捆筷子拿出来吧。这个人很震惊,说,这是乾隆用过的古董筷子,一双就贵的不得了,哪来的一捆?

2.

牛顿小的时候很笨,手工课要交个作业,牛顿做了个凳子,交给老师。老师说,这是世界上最难看的凳子啦。牛顿说,不是,又拿出来一个更丑的凳子,说,这是我做的第一个,比交作业的这个还丑。老师只好给他通过。

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也很笨,手工课,要交个作业,他也做了个凳子,交给老师。老师说,这个不能给你通过。爱因斯坦说,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了,我是小孩子,你期望什么?老师说,期望你诚实,不抄牛顿的作业。

3.

一个人在临时厕所里如厕的时候,他的小儿子开玩笑,把厕所推倒了。这个人一身脏,怒气冲冲地问他的几个儿子,是谁干的?没人承认。他说,你们听说过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么?华盛顿诚实地承认了错误,他的父亲不仅宽恕了他,还称赞他的诚实和勇气。

他的小儿子很感动,就承认是自己干的。这个人找了根棍子,要揍他。小儿子喊,我像华盛顿那样诚实勇敢,你却不像华盛顿的爸爸。他的爸爸说,这不一样,华盛顿的爸爸有没有在树上?

4.

林肯小的时候看起来笨笨的。有人开玩笑,扔一大一小两个硬币在地上,说,捡其中一个,就归你啦。林肯总是捡那个小的。有人好心提醒他,说,大的比小的值钱。林肯说,我要是捡大的,以后连小的都没有啦。

林肯当总统后,这个故事传开了。有人就说,林肯家乡的人还是那么笨,只知道捡小的硬币。有个好事的旅游者就叫来一个小孩,扔一大一小两个硬币在地上,说,捡其中一个,就归你啦。小孩子捡了那个大的。这个人很惊讶,说,傻瓜,你这样做,传出去,以后就没人会扔硬币啦,连小的硬币都没有啦,你没听说过林肯的故事么?小孩子说,你懂啥,你会对人讲,你是唯一的一个听信这个谣言还损失钱的傻瓜么?

5.

古时,有个县官,最痛恨吃猪肉,认为吃猪肉生不如死。

一个无赖被他抓到过,被逼着吃了猪肉,知道了他这个毛病。过些日子,无赖又想吃猪肉了,就明知故犯,让他抓住。县官一看,又是这个无赖,气得不行,叫差役,快去买口大猪,我要看着他吃。

差役去了,等了又等,不见回来。天晚了,差役才跑回来,回话说,最近犯事的人太多,附近没有猪剩下啦。县官大怒,瞪着无赖说,今天便宜了你。回头吩咐差役,说,打死算啦。

冷眼:讀石頭村博《什麼是科學》有感

楊道還 4/3/2022

石頭村博《什麼是科學》原文在此,https://www.wenxuecity.com/blog/202204/76925/84.html。

石頭村博對科學的看法,「令人髮指」,呵呵,所以批評者不少。但這篇文章確是鳳毛麟角的難得好文。

我認為:

石頭村博所謂「科學教」的人,按照傳統學術來說,是「學學半」(《禮記·學記》)的人。「學學半」,學有所得,得到了記問知見之學,只達到了學成的一半,如一些拿到了個學位、職位的人。記問知見之學可以治療無知,卻不能使人免於愚昧。科學作為學如此,其他學也是如此。

「學學半」的人永遠是學生,從未畢業。從那些主張「學習西方」照本宣科,到炮製出「抄作業」一類比喻的人,都是「學學半」露出來的學生腔。這些人一手拿著書本障目、一手做事,從未腳踏實地,卻欲為人師,去「改造社會」、「教育人民」,其效果可想而知。

「學學半」,那麼另一半是什麼?是「用」。學以致用。沒有任何學、真理、信仰,能解決任何問題,必有人去用,而只有那些善用、妙用的人,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。這些腳踏實地的人,才可說是「學學成」。

知識是利器,科學也是利器。有大利者,有大害。不是用了科學,就一定科學了。不是說知識和科學這類的東西,其「體」是壞的,而是不善用或者用其作「不善」的事情,這些東西會導致大害:越多、越有利、越強大,為害也會越大。所以西方有人講,社會問題都是知識分子造成的。這句話有點過於寬泛,容易被誤解為「反智」,應該改為是「學學半」的知識分子造成的。反知識和反「學學半」卻不自知的愚昧,是兩回事。

「學學成」不包括那些不學卻有術來解決問題的人。這些人是令所謂學者尷尬的人,他們在實際行動中「反智」,卻往往被反對「反智」的那些科學「精英」羨慕、崇拜。實在是讓人難以為情。

守株待兔的那個人,拿著只兔子,就任何意見都聽不進去。那麼那些拿著好成績、學位、論文的人,又如何?現代人喜歡說「知識爆炸」,認知裡,知識爆炸所多佔的空間,是從哪裡來的?是從智慧、見識裡來的。現代社會,知識和信息不是問題,邏輯和理性是小孩子都會的玩意,不能用、不善用、濫用才是問題。

而更深層的思維上問題,則是不知道學有另一半,「用」,的存在。問題所在都不確知,卻要辯論,何從談起?